网络上传退役的苏-27,将被改成军用无人机—航铁集团

发布日期:2024/5/24

外媒发布的那张卫星照片,在一堆无人机中疑似出现了一架苏-27战斗机,据此就揣测中国空军退役的苏-27战斗机,正在被改造成军用无人机,那也只能是揣测而已,毕竟揣测和现实之间,仍然有一定的差距。
苏-27,是一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3吨重型有人驾驶的战斗机,且本身就是油耗大户,俄制发动机历来都如此,是一型陈旧落后的机种,看机舱内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各样的机械仪表,就让飞行员头痛不已了。
尽管在理论上苏-27具备改装成无人机的可能,但那也局限于理论上而已,主要是其改造成本太高,如此笨重的机体,改造成无人机,显然存在有许多弊端。
现在,中国确实用退役的歼-5、歼-6等战斗机,改成了几百架军用无人机,这些都是最大起飞重量不足10吨,只有数吨重的轻型战斗机,目的就是在战时尽量消耗对手价格不菲且数量有限的远程防空导弹,从而为己方高性能先进战斗机的出击,创造一定的空中安全保障。
将退役以后战斗机,改成军用无人机,一般只能是自杀式的无人机,战时用战斗机改成的无人机,起飞以后就意味着“肉包子打狗——有去无回”,就不会飞回来了,一头扎进敌方目标上就实施自杀性攻击。
因此,用战斗机改成的无人机,作战模式非常单一,功能也比较简单。将战斗机改成察打一体无人机,又不太好办,需要加装探测地面或海面目标,能实施有效精确打击的雷达,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。
况且,退役的战斗机要加装此类雷达,本身就非常困难,在机体上哪个位置装,在哪里打个洞开始装备,还不如直接制造一架察打一体无人机,就没有必要在退役战斗机上费这个劲了。
目前,我军退役的战斗机,只能朝自杀式的攻击机这个方向来改装,这样一来军用无人机的功能就非常单一了,只能是自杀性的攻击机,一次出击就丧失了飞回来的能力。
另外,退役的战斗机中,许多只能实施中高空飞行,不仅隐形能力差,而且超低空飞行性能也非常差,因此,改成无人机以后,由于机体仍然是原来的机体,即便自杀性攻击都非常困难,随时都有可能被对方的雷达锁定,从而引导防空导弹将其击落。
退役的战斗机中,其机载导航设备精度也差,因此,即便改成自杀式的无人机,其自杀性攻击精度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制约,攻击精度不会很高。
非常重要的一点是,这些退役的战斗机,原来就是有人驾驶的战斗机,改装成军用无人机以后,是没有弹射能力的,仍然需要借助战斗机跑道,才能实现一架接一架正常地起飞,需要保持比有人驾驶战斗机还要大的起飞间隔距离,且只能实施单机起飞,起飞密度非常低,打击力度就不足了。
退役战斗机,被改成军用无人机以后,你得妥善保管,风吹雨打,就得出毛病,需要检修和维护,因此,不能露天停放。放在机库或洞库内,存放一段时间以后,也会出现故障,也需要检修和保养。
将退役的战斗机,改成军用无人机以后,就整体而言,是不太成功的,只能是一次性自杀攻击机,不仅功能单一、必须借助跑道起飞,很难形成高密度的攻击群,突防能力差、攻击能力差、需要妥善保管,得常检修和维护。
现在,非常重视和强调无人机“蜂群”战术,用退役的战斗机改成无人机,就很难在空中集聚形成“蜂群”,从跑道上一架架起飞,那么打击力度就不够了,要占用大量宝贵的机场停机位。
军用无人机,与现役的战斗机抢机库或洞库,还得保持维护人员和检修力度,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,这些都是用退役的战斗机,改成军用无人机以后存在的弊端。
用退役战斗机,来改成自杀性的无人机,方式不可谓不行,但用这个方法以后,对地作战的效果并不理想,却存在本文作者上述所列的许多弊端,特别是将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3吨的苏-27改成无人机,根本就没有必要,机体大占有的停机位以及机库和洞库面积就大,是得不偿失的行为。
非常关键的是无人机,至少在现阶段,仍然无法使用空空导弹,在空中打击有人驾驶的飞机,在将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,或许能实现无人机大战有人机的场景,这是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,就现阶段而言,无人机仍然不是有人驾驶战斗机的对手。